鸭病
鸭中暑
鸭中暑也称为热应激,是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鸭体的散热机制发生障碍,不能及时把热量散发出来,热平衡受到破坏,或是灼热的阳光长期直射头部,使大脑血管膨胀,生理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鸭子非常容易产生中暑的现象,尤其是养在大棚里的鸭子,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我们没有做好及时的巡查工作,那么它们有可能就会慢慢的萎靡,到晚上死亡时我们才会发现。鸭中暑怎么办?鸭中暑怎么快速救活?
热门推荐
鸭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鸭中暑也称为热应激,是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鸭体的散热机制发生障碍,不能及时把热量散发出来,热平衡受到破坏,或是灼热的阳光长期直射头部,使大脑血管膨胀,生理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如果发病后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引起鸭大批死亡,从而给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鸭中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太高,或是暴雨之后湿度增大,鸭子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导致中暑;养鸭场建造时鸭子的运动场没有遮阳棚,使鸭子长时间处于强光暴晒的环境;养殖密度大,通风不良,散热不好;饮水不足或因为水温升高,有害细菌及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等,都是导致鸭中暑的原因。

鸭中暑症状

鸭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体温升高,蹲伏不愿走动,随后出现昏迷、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后因虚脱而死亡。剖检可见大脑实质及脑膜充血、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肠道水肿,肺及卵巢充血。蛋鸭产蛋量下降,剖检可见有待产的蛋。

鸭中暑怎么办

1)在中暑鸭脚部充血的血管上,针刺放血,一般放血后10分钟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2)用冷水缓淋鸭头部,并用2%"十滴水"灌服,每只每次4~5毫升,一般20~30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3)服八角丹,每10只半公斤鸭喂5克,服用人丹丸,每只半公斤鸭1丸。

鸭中暑用什么药

①维生素C:当舍温高于29℃时,鸡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多而体内合成减少,因此,整个夏季应持续补充,可于每100千克饮水中加510克,或每100千克饲料中加1020克。在采食明显减少时,以饮服为好。说明:其他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与维生素B族,在夏季也有广泛的保健作用,可促使产蛋水平较高较稳,蛋壳质量较好,并能抑制多饮多泻,增强免疫抗病力。碳酸氢钾:当舍温达34℃以上时在饮水中加0.25%碳酸氢钾,日夜饮服,可促使体内钠、钾平衡,对防止中暑死亡有显著效果。3碳酸氢钠:可于饲料中加0.3%碳酸氢钠,或于饮水中加0.1%碳酸氢钠,日夜饮服;若自配饲料,可相应减少食盐的用量,将碳酸氢钠在饲料中加到0.4%0.5%,或在饮水中加到0.15%-0.2%。④氯化铵:在饮水中加0.3%氯化铵,日夜饮服。

鸭中暑的预防

1、防暑药物:

1)中午肉鸭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1克兑水10),自由饮水,以增强体质缓解热应激。

2)中午肉鸭饮水中添加2-3‰的小苏打。但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是按照鸭子6小时饮水量的2-3‰计算的,避免引起肉鸭拉稀。

3)中午肉鸭饮水中添加藿香正气水10ml/60kg体重鸭,2-3小时饮完,每天2-3次,用以解暑防止热应激。

2、尼龙水带尼龙水带在网面再并排形成2-3道。使用深井水,两头封闭,接触降温。有条件可以保持长流水。

3、喷雾降温棚舍安装2行喷雾蓬头,每2间一个即可,左右2行成S型。有条件**好配合安装3-5个大风机,有利于快速降温。注意对于封闭棚舍,如果是特别闷热的天气(高温高湿),喷雾降温不可使用,否则可能造成更严重热应激。

4、遮阳网棚舍左右二侧加遮阳网,宽2米左右。注意遮阳网网面必须高于棚舍沿,否则可能阻挡通风。

5、料盆适用于高温高湿的天气(闷热无风)30日龄左右的肉鸭。每间2个料盆。用深井水注满料盆,2个小时左右之后再次注满水。也可以将料盆放到普拉松饮水器下边,调整饮水器流水量,形成长流水。

6、大风机湿帘降温:封闭式棚舍可使用。(1)风机湿帘的使用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2)开始试用时,服务老师须到现场指导。(3)注意停电等突发情况,准备好发电机。

7、鸭棚顶喷水降低棚顶温度,可以降低2-3度。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关注了以下产品
热文推荐
鸭子中暑会自行恢复吗?鸭防暑降温措施有哪些?
2021/7/26
肉鸭中暑的症状?鸭子中暑了用什么药?
2021/7/26
鸭中暑怎么办?鸭中暑如何预防?
2021/7/26
鸭中暑有什么症状?鸭中暑怎么快速救活?
2021/7/26
鸭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鸭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
2021/7/26
鸭中暑有什么症状?怎么治?
2021/6/7
相关热文
专题回顾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畜牧网 >正文
©  2020-2025  全球品牌畜牧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市场
采购
我的
厂家
  • 获取验证码
  •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