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学院
养鸡技术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对鸡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合适的环境才能确保鸡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长速度及产蛋量。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在鸡的养殖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鸡舍卫生、饲料供给等方面进行高质量的管理,确保鸡的体重基本稳定,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会导致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随之而变,对鸡的生长影响很大,本专题主要针对冬季养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热门推荐
一、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冬季的气温相对来说比较低,这就会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多的不便。产蛋的鸡舍内温度通常情况下是保持在13~18℃最佳,若温度低于10℃,就会对产蛋鸡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对于鸡舍的保温条件,需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提前将防寒保温的工作做好。另外,要避免贼风侵入鸡舍,给鸡造成应激反应。

舍中的贼风主要是来自于湿帘、粪沟、门以及风机缝隙,有时局部的风速可以达到6米/秒左右,所以必须将其堵严,进而避免贼风会直接吹到鸡体,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毒从这些缝隙中侵入。当天气逐渐转冷之后,要用彩色的条布以及塑料布将鸡舍的外侧进行缝合和遮挡,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冷空气进入鸡舍,也就不会对鸡群产生冷的应激反应。对于部分集约化的鸡舍,一般情况下,在冬季鸡舍最多是用到)因此,对于在冬季不能开启的风机,可以选择专用的风机罩将外部罩住,这样可以避免堵塞的地方出现漏洞。对于鸡舍的管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粪沟,特别是鸡舍有一个横向的出粪口。如果不将其堵严,就会形成一个倒灌风,进而会影响到鸡舍的通风效果。因此,建议要在鸡舍的出粪口安装一个插板,并将插板的缝隙要堵严。

二、协调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

冬季的气候不但寒冷,而且是多变。冷空气会在整个冬季活动相当的频繁,因此,保温和通风换气两者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所以需要在鸡舍的通风管理中,掌握一个灵活的原则,对于冬季鸡舍通风保温的核心是换气以及保温,而通风为辅。要掌握好最小的通风量以及舍内不闷为最佳。

每个鸡舍内的结构和通风的方式对鸡舍的通风效果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鸡舍的饲养员需要依据每个鸡舍的结构以及外界的气温和气候的变化,对鸡舍的进风口做随时的调整。如中午天气相对比较暖和,温度也比较高就可以将通风口的窗户进行适当的增加。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氧气充足。而对于通风的角度,应该避免直接吹到鸡的身体。

在冬季的饲养管理中,通风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首先要保证通气体必须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如氨气的含量要不大于20毫升/升,硫化氢的含量要小于6.6毫升/升,二氧化碳的含量则要小于15%。若空气中这些物质的含量比较高,就要适当的减少通风量。但是,很多饲养员通常情况下会一直加大通风量,而忽略了鸡舍的保温。有的一部分管理员也会注重保温,而忽略通风。

产蛋鸡的最佳温度为18~25℃,一旦温度下降到13℃以下,就会使产蛋率下降很多。若低温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能会诱发一些病毒类的疾病发生。但是,如果管理员只注重保温,便无法将鸡舍内的昼夜温差做适当的拉开,从而造成鸡群更大的应激反应。

三、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因此很多鸡舍的封闭性会很强。这就会导致鸡舍的通风量下降很多,粉尘相对也会很多。另外,鸡的粪便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以及二氧化碳。鸡舍不能保证好的空气流通,就会使鸡舍内积累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及时的排出,这就很容易引发很多细菌性的疾病。所以,在冬季的饲养管理中,一定要将舍内的环境保持好。首先就是对鸡舍的环境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将卫生管理做好。做好消毒工作可以将鸡舍中的病毒微生物消灭,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鸡出现疾病。消毒的时间一般宜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中午或下午进行。在消毒时,需要使消毒物最好形成雾状,使其均匀的落在鸡舍中的笼具以及鸡体的表面。在带鸡消毒时,不能忽略死角,鸡舍的进风口以及鸡舍的后面座位是消毒的重心。

四、合理调整鸡群 保证鸡群整齐度

冬季鸡舍内外的温度都比较低,对鸡群进行合理的分群管理是保证鸡群整齐度最关键的环节。平时管理者要经常观察鸡群,把体格相对弱小的鸡群放在鸡舍的最前侧,进行单独的饲养。一般情况下,每个笼的鸡要保证为四只,每个鸡笼内鸡的健康程度差不多。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鸡群的密度最佳,整齐度最高。

五、供给饮水 完善饲料营养调控

冬季养鸡虽然鸡对饮水需求量不是很多,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鸡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不能储备更多的水,因此养鸡过程中要保证鸡群有充足的干净的水源供给。如鸡饮水不足,会导致鸡血液粘稠,体温随之变高,采食量减少或废绝,会导致机体脱水、消化机能减少或丧失,免疫力和抗病力随之减弱,易引发各种疾病。冬季供给的饮水温度要不要低于10℃,以15~20℃为佳,冰冻水应人工加热至适宜引用的标准。同时水槽中的积水不能过多,防止鸡身体沾水冻伤。在供给饮水的时要确保水质清洁卫生,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具要经常清洗。

根据鸡不同的生长阶段,按饲养标准科学配制日粮。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鸡生长消耗的热量较大,配制日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并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以免供给鸡群足够的能量,使鸡抵御冬季的严寒。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满足其需要,并在饲料中适当补充一些蛋氨酸、赖氨酸、氯化胆碱等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确保所配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无杂质,以防诱发呼吸道疾病。

六、补充光照

冬季白昼短,导致自然光照不足,所以应人工补光。冬季一般本地鸡每天需光照时数为14~16小时,蛋鸡和快大型肉鸡需18~22小时光照。补充光照分一次补光和分段补光两种方式。一次补光即在早上天亮前或晚上天黑后一次性补足所需的光照;分段补光即将不足的光照时间均分为早上和傍晚2次补给。人工补光光照强度要保持均匀,每平方米2~4瓦,最好采用60瓦以下的白炽灯,灯距地面2米,灯间距3米,每天早晚2次开灯,光照程序经固定后不宜随意改变,更不能忽长忽短、忽明忽暗,可导致鸡惊群、减蛋、异常换羽等应激性综合症。

七、做好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进行可靠的免疫接种是养鸡取得较好饲养成效的关键,在免疫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制定免疫程序。养鸡户要根据种鸡的免疫状况以及本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要把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作为主要的防治对象,按时接种疫苗。其次,要把握疫苗关。养鸡户再选择疫苗是要购买正规的厂家生产的疫苗,同时在保管和运输要妥善操作,避免疫苗失效,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再次,要掌握免疫途径。不同的疫苗各有最佳的接种途径,随意改变接种时间、方法,会造成免疫效价降低或无效。因此,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免疫接种。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关注了以下产品
热文推荐
规模化科学散养鸡技术知识大全
2014/10/29
最新实用养鸡技术大全 养鸡新手必看
2013/6/19
发酵床养鸡技术,你知多少?
2013/6/17
2013年4月2日江苏鸡蛋价格行情
2013/4/2
“奶粉全球最贵”刺痛的是谁?
2012/10/24
相关热文
专题回顾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畜牧网 >正文
©  2020-2025  全球品牌畜牧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市场
采购
我的
厂家
  • 获取验证码
  •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