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獭兔养殖技术
獭兔是世界上著名的皮用兔;于1919年由法国的一窝肉兔中产生的突变个体繁育而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与肉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干燥,怕潮湿;耐寒冷,怕炎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临界温度5℃和30℃);喜清洁,怕污浊;喜素食(草食),厌荤食;同性好斗;爱啃咬,爱打洞等。与肉兔相比,更加娇气,抗病力较差,容易患鼻炎、肠炎等疾病,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小,饲养周期较长,对营养的要求较高,不适合粗放饲养;獭兔是在被毛性状上的突变体,被毛和其他性状容易变异和退化,更需要加强选育。了解这些对于养好獭兔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由于其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皮媲美,故我国又称之为獭兔獭兔的经济价值虽然较高,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效益,因此獭兔养殖技术对养殖獭兔至关重要。为此,全球品牌畜牧网特制此专题,希望能对广大獭兔养殖者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一、选育良种

  中国是世界上獭兔饲养量最多的国家,但獭兔血统的来源主要有美国、德国和法国。习惯上称作美系、德系和法系。原则上讲他们是同一品种的不同晶群。由于培育条件和方向不同,这三个品系各有特点。比如,美系兔适应性、抗病力和繁殖力最高,但体型较小,个体差异较大;德系兔体型大,生长快,但适应性和繁殖力差些;法系兔兼具美系和德系的优点,但引进时间最短,引入数量少,仍需加强选育和适应性锻炼等。对于饲养者来讲,由于獭兔贵在皮毛,因此,没有必要强求是那个晶系,只要产好皮就是好獭兔。必须强调平时的选育,好种繁殖的后代不一定都是好的,只有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持之以恒,连续5代以后就会培育出优秀的群体。选育时注意被毛密度、被毛平整度、被毛长度;早期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抗病力、产仔数、泌乳力和母性等。要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选育工作。

  常用技术:

  1、提兔方法

  獭兔正常的提兔方法是一手大把抓住颈后部皮肤,轻轻提起,另一手托住兔子臀部,使兔子的重量落在托住兔子的手上。这样,既不会伤害兔子,也可避免兔爪伤人。

  2、性别鉴定

  初生仔兔性别,一般可通过观察阴部生殖孔形状及与肛门间距离识别。孔洞扁形而略大,与肛门间距较近者为母兔;孔洞圆形而略小,与肛门间距较远者为公兔。3月龄以上青年兔可根据生殖孔中间有圆柱状突起者为公兔,有尖叶形裂缝朝向尾部者为母兔。

  3、年龄鉴别

  獭兔青年兔趾爪短细而平直,富有光泽,隐藏于脚毛之中;白色兔趾爪基部呈粉红色、尖端呈白色,且红色多于白色。门齿洁白,短小而整齐。皮肤紧密结实。壮年兔趾爪粗细适中,平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露出于脚毛之外,白色兔趾爪颜色红白相等,门齿白色、粗长、整齐,皮肤紧密。老年兔趾爪粗长,爪尖钩曲,有一半趾爪露出于脚毛之外,表面粗糙而无光泽,白色兔趾爪颜色白多于红。门齿厚而长,呈暗黄色,时有破损,排列不整齐,皮肤厚而松弛。

二、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

  采用笼养,种兔一兔一笼,幼兔逐渐分笼,公母分笼饲养。

  2、日粮搭配

  采用青(粗)饲料加配合饲料的日粮结构。

  3、饲喂

  饲草料要求无毒、无害、无露水、无泥沙、无霉变;饮水清洁,自由饮水。白天占日喂量的40%,夜间占日喂量的60%。饲料更换逐步进行,每次加入新饲料不超过日喂量三分之一,一周更换完毕。

  4、不同类型獭兔饲养管理

  4.1 种公兔

  配种期间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E和矿物质饲料。

  4.2 种母兔

  从妊娠后10天起,日喂量逐渐增加,产前2-3天适当减少精料。妊娠后第28天放入产仔箱,产后注射2ml大黄藤素,每日补充煮熟黄豆20-30粒。

  4.3 生长兔

  仔兔出生后10小时内吃饱初乳,窝温保持30-32℃。18日龄补饲,35-40日龄实现逐渐断奶。

三、科学配料

  有了饲养管理技术,还需要具体针对不同地区的饲料品种、营养特点和饲料价格,进行合理的搭配。为了方便饲养者,笔者设计了一套,供参考:

  妊娠母兔配方(%):槐叶粉7,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9.8,豆粕12,大豆5,骨粉1.5,鱼粉2,贝粉0.5,胡麻饼3,食盐0.5,兔乐(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下同)0.5,蛋氨酸0.1,赖氨酸0.1。

  泌乳母兔配方(%):槐叶粉9,大豆秸25,玉米36.5,豆粕12,炒大豆10,骨粉1.5,鱼粉2,贝粉3,食盐0.5,兔乐0.5。

  育肥兔饲料配方(%):槐叶粉6.5,大豆秸22.5,玉米38,豆粕12.74,麦麸5,大豆7,骨粉1.3,鱼粉1.5,贝粉0.16,胡麻饼3,食盐0.5,兔乐和球净各0.5(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蛋氨酸0.15,赖氨酸0.15。

  子兔补料配方(%):槐叶粉10,大豆秸10,玉米38,豆粕18,麦麸6.9,大豆12,骨粉1.2,鱼粉3,食盐0.5,兔乐1,蛋氨酸0.2,赖氨酸0.2。

  空怀母兔配方(%):槐叶粉8,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 3,豆粕8,麦麸11,大豆5,骨粉1,胡麻饼2.5,棉仁饼2.5,食盐0.5,兔乐0.5。

四、繁殖技术

  (一)配种技术

  为了提高獭兔的繁殖率,一般可采用重复配种、双重配种、频密繁殖、人工催情和增加光照等措施。

  1、 初配年龄

  母獭兔6月龄,公獭兔7月龄。

  2、配种

  观察母兔发情,阴户大红早、黑紫迟、大红稍紫正当时 。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同色相配,避免近亲交配。种兔场的种母兔产后21天左右配种,商品兔场的种母兔产后12天和产后21天左右配种交叉进行。

  *严把配种关

  目前我国养殖的獭兔70%是从法国或美国引进的。由于提纯复状和选育工作进行的缓慢,导致品种性能退化,毛皮质量下降,因此在配种时期必须做到五不配。

  1、公母兔不到龄期的不配。

  2、普系不清楚的不配。

  3、有病的不配。

  4、遗传性能不稳定的不配。

  5、不符合定向育种要求的不配。

  (二)控制繁殖

  第一,控制繁殖月龄。一般来说,种兔6月龄左右进行初配,过早过晚都不利;

  第二,控制繁殖频率。兔子的繁殖潜力很大,理论计算一年可繁殖10胎以上,但是,生产中由于条件限制,一般只能繁殖5胎左右。因此,连续频密繁殖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小兔早期发育不良,影响毛囊的分化和皮张质量,对于种兔更是无益的;

  第三,控制繁殖季节。种兔怕热,尤其是种公兔和妊娠后期的母兔。我国华北以南地区下季高温,不适宜家兔繁殖。在没有控温条件的兔场,最好夏季停繁;

  第四,控制每窝子数。獭兔每胎产子数多寡不一。高产的可达到十几只,最多可产二十多只,而其哺育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培育好的种兔和商品兔,每胎留子兔不超过8只为宜。对于留种的子兔,留6只足以。

五、疫病防治

  ①要经常及时的打扫兔笼、兔舍,搞好环境卫生。夏天保持10天消毒一次,冬天1个月消毒1次。消毒的经物是:来苏水、消毒液、火碱等。

  ②春、夏、秋要用药水(敌百虫3%、双甲咪0。01%,速灭杀丁0。01%)各药浴一次,以防皮肤病、脚、耳癣等病。

  ③防疫。小兔每年注射3-4次兔瘟疫苗和巴氏杆菌疫苗,以增强獭兔的自身抵抗能力,提高和加快獭兔的生长发育。

六、注意事项

  一、不供饮水

  有些养兔户认为獭兔以吃草为主,青草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饮水可有可无,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獭兔多饮水,容易患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其实,这是饲养管理中的一个误区。水是獭兔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獭兔对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转化、合成的媒介物质;水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也是治疗疾病与发挥药效的调节剂。缺水将会严重影响机体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诱发肠毒血症、肾炎等疾病。据试验,獭兔通过采食饲料所获得的水分,只能满足需水量的15%~20%,大量水分主要还是从饮水中获得。所以,要想养好獭兔,必须供给充足的洁净饮水。

  二、饥饱不定

  在农村,有不少养兔户把养兔看作是副业生产,兔又不像猪,饿了会叫。所以,饲喂无规律,饥一餐,饱一顿,不定时定量。其实,这也是饲养管理中的一个误区。生产实践表明,定时定量喂料和饮水,使獭兔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则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饥一餐,饱一顿,不定时定量则会打乱獭兔的采食规律,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消化道疾病。獭兔生性比较贪食,特别是幼兔,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饲喂。饲喂过程中应掌握先喂草,后喂料,以利于獭兔吃饱吃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突然换料

  一般夏、秋季青绿饲料充足,冬、春季则以干草和根茎类饲料为主,一年四季饲料和饲草的种类和来源总在变化。有些养兔户为了贪图方便,采用有啥吃啥的养兔方法,随着饲草和饲料的变化而突然换料。这更是非常错误的养兔方法。突然更换草料,是养兔生产的一大禁忌。据生产实践,獭兔对任何一种饲料或饲草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正常消化功能主要依赖于盲肠微生物的平衡。突然更换饲料,就会打乱獭兔的正常消化功能,引起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甚至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等多种疾病。因此,要想养好獭兔,饲料和饲草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更换。必须更换饲料或饲草时,应当采取由少到多、逐渐过渡的方法来完成。

  四、精料喂兔

  有些养兔户错误地认为,多喂精饲料可使獭兔生产快、被毛质量好。其实,这恰恰是一个误区。獭兔属单胃食草动物,如果饲喂精饲料过多,日粮中能量水平过高,则会引起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由小肠进入大肠,如在短期内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异常发酵而导致肠炎、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生产实践表明,饲喂獭兔的饲料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没有草光有料是养不好獭兔的。

  五、原粮喂兔

  在农村,不少养兔户喜欢用单一原粮饲喂獭兔,稻谷收割喂稻谷,玉米成熟喂玉米,小麦收获喂小麦。其实,采用单一的原粮喂兔,对獭兔的生长发育是极为不利的,是饲养管理中的又一个误区。俗话说:“若要兔子好,饲喂百样草”,獭兔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需要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饲料种类越多,相对而言营养就越全面、平衡。所以,要想养好獭兔应特别强调饲料的多样化和营养的全面性,除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外,还要根据獭兔的生理特点,强调粗纤维含量,以达到日粮营养成分的全面与均衡。

  六、鸡兔为邻

  近年来,由于农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农户在发展庭院养殖时因场地有限,又想多养畜禽,于是上层建兔舍,下层建鸡舍,搞所谓“鸡兔立体养殖”,殊不知,这种错误做法弊多利少。实践证明,采用“鸡兔为邻”的养殖方式,由于鸡下兔上,养殖密度较大,加之粪便集中,会生产大量氨、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影响兔、鸡生长;而且兔、鸡之间有着许多共同性的疾病,如球虫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如有一方染病,就会很快感染另一方,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再者鸡、兔由于生活习性不同,鸡多为白天采食,夜间休息;而獭兔则昼静夜动,又胆小怕惊,鸡的各种鸣叫声可使獭兔惊恐不安,极易引起妊娠母兔的流产、哺乳母兔的食仔恶癖等。所以,鸡兔为邻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养兔方法,不仅会导致獭兔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而且会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迅速上升。

  七、混群饲养

  有些农村养兔户由于养殖规模较小,饲养场地紧张,经常采用地面散养或床式平养,成年兔与仔、幼兔,公兔与母兔混群饲养,这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养兔方法。科学的养兔方法,应该根据獭兔的生产性能和生理特点,按年龄、性别等分成仔幼兔群、青年兔群、公兔群、母兔群等。种公兔、妊娠母兔、哺乳母兔应单笼饲养,做到一兔一笼;幼兔和3月龄以下的青年兔可按年龄、性别、强弱等分群饲养,每笼3~4只,随着年龄和体型的增大,逐步改为每笼饲养2~3只。那种不按性别、年龄的混群饲养方式是很不科学的,生产上既不便管理,经济上也会受到一定损失,必须加以改进。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关注了以下产品
热文推荐
獭兔养殖前景如何?獭兔养殖效益怎么样?100
2018/12/20
獭兔的养殖技术指导
2015/5/29
獭兔养殖场规模化建设方案
2015/5/28
2015年獭兔最新价格行情预测
2014/11/28
獭兔魏氏梭菌的诊断方法
2014/10/16
2014年獭兔养殖技术大全
2014/10/7
獭兔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4/9/11
獭兔养殖前景及市场分析
2013/10/29
2013年5月6日全国大豆价格行情(一)
2013/5/6
11月14日浙江生猪价格行情
2012/11/14
相关热文
专题回顾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畜牧网 >正文
©  2020-2025  全球品牌畜牧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市场
采购
我的
厂家
  • 获取验证码
  •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