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标准
湖南将完善抗生素残留检测标准 让“无抗”日早到来
2006/8/5 互联网 3998

    比“无抗”新国标更重要的是,必须健全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对动物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追溯制,使畜牧产品的生产有法监督,对敢于乱用、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以及“有抗食品”的生产、销售者,都决不留情痛下重手。

  根据《湖南省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我省有关部门将完善产品抗生素残留检测标准与方法,定期从市场取样对抗生素残留检测,逐步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监测评价。力争在2008年前建立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完善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系和检测体系。

  《湖南省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构建食品卫生安全网络——《湖南省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每年3月,职能部门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总会进一步提醒人们对假冒伪劣食品多留一个心眼。然而,年年打假,制假售假者的手段也屡屡翻新,数量似乎并未减少。以今年3月9日为例,省、市、区卫生监督部门对我市城郊结合部的地下食品加工窝点进行联合执法,一天就捣毁了45家黑窝点,没收伪劣食品18.5吨。怎样才能建立一种食品卫生的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构筑一道永久的屏障呢?今年3·15前夕,省卫生厅下发《湖南省食品卫生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目的正在于此。

  食品污染警示及时发布

  [案例]

  省卫生监督所在一次联合打假行动中,查处了位于下河街的一海产品批发公司。经过对产品抽检发现,该公司经营的新鲜鱿鱼、墨鱼、水泡海参、虾等4种产品甲醛含量都严重超标,达到3‰。而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海产品中严禁添加甲醛(甲醛有致畸、致癌作用,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据流行病学调查,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危险性增加)。为此,省卫生监督所吊销了该公司的卫生许可证,并公告收回其售出的产品以集中销毁。

  [安全行动计划]

  从今年起,我省将逐步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监测评价。

  首先,要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2004年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达到全球环境污染监测规划/食品部分(GEMS/FOOD)规定的核心检测项目要求,并通过国家中心实验室的核心检测项目分析质量保证(AQA)考核;2005年在长沙、岳阳、常德、衡阳、郴州、株洲、湘潭7市,2006年在其他7市州,2007年在50%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8年在所有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点,重点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食品微生物污染和有害重金属检测,基本形成全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定期收集、统计、分析、公布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

  其次,要全面开展食品污染物监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50个猪肉猪肝样品进行盐酸克仑特罗残留检测、对100个水产品样品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100个肉禽蛋乳及其制品进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检测;50个样品进行霉菌毒素检测;100个保健食品样品进行违禁药物检测。各市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100个蔬菜水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80个水发食品样品进行甲醛等非食品原料检测、100个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40个食品样品进行有害重金属检测。从而获得8-10万个食品污染物检测数据,并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了解掌握我省食品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食品卫生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公众发布食品污染警示。

  食品卫生实行分级管理

  [案例]

  今年3·15前夕,市卫生监督所、天心区卫生监督所联合执法时,在天心区新开铺石人村二组,发现一家无证经营窝点。其制作间就是一处简陋的民房,四处落满了灰尘,制作间的冰柜上是一堆一堆的鼠屎。而其加工的配菜全部专供某大超市在长沙的4个分店销售,凭的却是一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据该窝点负责人称,他们在与这一超市签定合同之时,超市方明明知道他们没有卫生许可证,也默许他们借用其他公司的卫生许可证。

  执法人员表示,除了取缔该窝点外,他们将对超市进行严肃查处,一旦属实,该超市在超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中将被降级处理。

  [安全行动计划]

  今年,我省将加快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推广步伐,在宾馆酒店、餐馆酒楼、学校食堂、中西快餐全面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并开展食品零售业和饮用桶装水生产企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试点,2005开始全面推广到送餐企业和医院营养配餐企业。

  同时,我省将逐步推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2004年开始在奶制品、调味品、熟食品等食品生产行业试行HACCP;2006年开始在大米、面粉、食用油、饮料和罐头食品等生产行业全面推行HACCP,并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生产加工行业。

  此外,我省还将在保健食品行业推行GMP。从现在起,新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先通过GMP审查。到2004年底,全省所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要求,逾期达不到的,在年度审核时,撤销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项目。

  完善食物中毒预警报告

  [案例]

  2003年9月8日至15日,汝城二中因饮用水污染导致187名师生发生急性胃肠炎。直到9月12日晚7时45分,汝城县卫生防疫站才接到报告,在此之前已有79人发病。如果不是学生家长告知校方,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当学校校医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后,有关负责人仍未引起重视,抱有侥幸心理,擅自决定由学校自行处理,导致腹泻病人迅速增加,事件进一步扩大。

  由于校方缓报中毒事故,导致中毒事故事态进一步扩大;汝城县卫生局也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目前,缓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汝城二中校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已被按照不同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汝城二中也被给予行政处罚,校医何玉芳当即停止非法执业行为。汝城县卫生局和县卫生防疫站迟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行为,也被全省通报批评。

  [安全行动计划]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食物中毒预警报告和应急体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报告网络,其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网络报告,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实行网络报告,暂无条件的实行电话报告,村卫生所实行电话报告。对瞒报、缓报、漏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开展食物中毒监测和预警。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县级综合医院、中心卫生院设立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点,并逐级收集、整理、分析、通报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和流行趋势。

  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救治网络。省卫生厅确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省级食物中毒医疗抢救指导中心,市州县卫生行政部门分别确定食物中毒救治中心,并加强对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抢救药品储备和技术培训,提高全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救治水平。

  卫生安全食品及时公示

  据介绍,卫生安全食品应当符合4项标准,即食品生产企业具备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食品检测机构连续3年检测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在近3年内无违反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食品包装标识和说明书符合国家食品标签规范要求。

  为了动态监测进入我省和我省生产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我省仍将根据市场食品消费高峰季节,突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度较高的食品和我省特产食品,制定食品卫生质量抽检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食品卫生质量抽检,并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予以收回。

  在抽检的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将实施卫生安全食品公示制度。公示的范围主要包括大米、面粉、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饮用水、饮料、奶制品、熟食品、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其中外省生产和进口食品由省卫生厅统一审查公示,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地产食品进行公示。

  卫生安全食品不搞终身制,对抽检连续两次不合格,或者发生食物中毒,或者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将取消卫生安全食品称号。对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的食品,或者食品生产企业存在制假行为和存在其它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将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名单,增加卫生监督检查和食品卫生质量抽检的频次。

  据悉,近两年,我省将在市州及县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形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监测信息、诚信信息和不良记录信息数据库,并在2005年建立省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良记录通告网络,2006年建立省际的企业不良记录通告网络,让不合格食品和生产不合格食品的厂家无处遁形。

  [安全行动关键词]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所谓量化就是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所有生产经营过程都进行量化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确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信誉度,信誉度被分为4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B、C、D。

  A级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事故的风险性较低;B级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基本维持其卫生水平,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事故的风险性为中度;C级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一般,并能基本维持其卫生水平,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事故的风险性为高度;D级就是已经不具备食品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事故的风险性极高,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在量化分级管理中,对A级单位实行简化监督,每年2次,对B级单位实行常规监督,每年4到6次,对C级单位实行强化监督每年6到10次,对D级单位原则上不予发放卫生许可证。

  HACCP

  HACCP,指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是一个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它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原料、加工以及最终食用产品等过程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进行分析判定,找出与最终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关键控制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食品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GMP

  “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通用GMP标准,2004年开始,保健食品行业也将实施GMP标准,达不到GMP标准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点击查看剩余部分

看过这篇文章的还关注了以下产品
相关热文
一年40多万吨的猪血制品该何处安放?官方解读取消猪
2019/1/22 5067
玉米补贴今年最后一次?明年要取消?
2018/7/10 3948
猪农看过来:2018年最全新惠农政策出台
2018/4/4 6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25号
2017/12/27 8603
《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发布
2017/9/27 5477
农业部公告 第2558号
2017/8/11 6608
专题回顾
相关标签
畜牧网 > 畜牧头条 >正文
©  2020-2025  全球品牌畜牧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市场
采购
我的
厂家
  • 获取验证码
  • 提交